《惠崇春江晚景》是唐朝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惠崇寺春江晚景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惠崇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古寺。寺中有一口泉水,名叫“惠崇泉”。传说,惠崇泉水甘甜清澈,能够治病健身。
诗人杜甫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来到成都,并在惠崇寺住了下来。他在惠崇寺期间,写下了许多诗歌,其中就有这首《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 惠崇春江晚景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描绘了惠崇寺春江晚景的美丽景色。诗的第一句“竹外桃花三两枝”,写出了惠崇寺周围的景色。桃花开在竹林外,只有三两枝,显得十分稀疏。但这几枝桃花却开得十分艳丽,为惠崇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写出了春江的景色。春天的江水已经开始变暖了,鸭子们最先感受到了江水的温暖,它们在江中欢快地游来游去。
诗的第三句“蒌蒿满地芦芽短”,写出了惠崇寺周围的植物。蒌蒿和芦苇都生长在江边,春天的时候,它们长得十分茂盛。蒌蒿满地,芦芽短,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
诗的第四句“正是河豚欲上时”,写出了惠崇寺春江的特产。河豚是一种鱼,它在春天的时候会洄游到江中产卵。惠崇寺春江的河豚十分肥美,是当地的一道特色菜。
这首诗通过对惠崇寺春江晚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既清新自然,又生机勃勃,让人读后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