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诗册,又称《落花吟》,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共四首,描写春末夏初时节,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目睹落花的情景,抒发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
落花时节又逢君,半世飘零半世尘。
戏拈春蕊当歌酒,
醉里更添相见亲。
这首诗写于公元766年春天,杜甫流寓成都,已有四年之久。这年春天,他应朋友之邀,在浣花溪畔赏花,偶遇故人,两人相谈甚欢。花开花落,人事无常,半生飘零,半生尘埃。 杜甫用“半世飘零半世尘”来形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正是在这种漂泊中,他遇到了故人,两人相知相惜,倍感亲切。
衰年迟暮客最悲,两鬓飘霜齿亦疏。
故国不复归,
肠断诗成愁满纸。
这首诗写于公元767年春天,杜甫流寓成都,已满五年。这年春天,他因病卧床,久久不能痊愈。看着窗外凋零的落花,他联想到自己的衰老和病痛,不禁悲从中来。诗中“衰年迟暮客最悲,两鬓飘霜齿亦疏”两句,写出了杜甫此时的悲凉心境。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两茫茫。
寂寥焚诗酒,
萧瑟又闻角笛声。
落花时节又逢君,相逢不语对斜晖。
断肠化作春蚕丝,
那忍再添离别愁。
这首诗写于公元769年春天,杜甫流寓成都,已满七年。这年春天,他与故人再次相逢。两人久别重逢,本应欢喜,但杜甫却想起即将到来的离别,心中充满了忧愁。诗中“断肠化作春蚕丝,那忍再添离别愁”两句,写出了杜甫对离别的眷恋和不舍。
落花诗册四首,是杜甫流寓成都期间创作的组诗,也是杜甫诗歌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中,杜甫以落花为喻,抒发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诗中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