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反映的是唐代农民的艰苦生活。诗人通过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描写,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赞美之情。
这句诗描写的是农民在炎热的太阳下锄禾的场景。诗人用了一个“锄”字, 形象地表现出农民劳动的艰辛。 “日当午”三个字,说明了农民劳作的时间,正是烈日炎炎的正午。
“汗滴禾下土”一句,形象地描写出农民劳动的汗水滴落在禾苗下的土地上。一个“滴”字,写出了农民汗水的多少。一个“下”字,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苦。
这两句诗,形象地描写出农民劳动的艰辛,让人读了不禁产生同情之情。
这句诗是说,人们只知道盘子里的饭菜很好吃,却不知道这些饭菜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诗人用了一个“知”字, 表现出人们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无知。
“粒粒皆辛苦”四个字,形象地描写出农民种粮食的艰辛。一个“粒”字,写出了粮食的多少。一个“皆”字,写出了农民种粮食的辛苦。一个“辛苦”二字,写出了农民种粮食的艰辛程度。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赞美之情。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珍惜粮食,不要浪费农民的劳动成果。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农家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