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诗,原意指作者没有灵感随便应付而写的诗,后来也指游戏消遣时随口吟咏的诗。通常为七言绝句(四句),一般不算诗体。打油诗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游戏之作,一是应酬之作。
打油诗的内容很广泛,可以是作者对身边事物的随感,也可以是作者对时事的评论,还可以是作者的个人情感抒发。打油诗的形式也很自由,可以是七言绝句,也可以是五言律诗,还可以是自由体诗歌。
打油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唐代,打油诗开始盛行起来。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写过打油诗。到了宋代,打油诗更加流行,并出现了许多专门写打油诗的诗人,如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元代以后,打油诗的创作有所衰落,但仍然有许多诗人写过打油诗,如明代的杨慎、清代的纳兰性德等。
打油诗虽然被认为是诗歌中的“小体”,但它却有着独特的魅力。打油诗语言通俗易懂,韵律活泼轻快,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打油诗的内容也很丰富,可以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因此,打油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