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这首诗,是王维在开元二十八年(740)春天到终南山时所作。当时,他刚刚从长安退隐,来到终南山过着闲散的生活。一天晚上,他独自一人在山谷中散步,月色皎洁,春风拂面,鸟鸣涧边,显得格外幽静。王维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全诗共四句,每句五言。第一句写出了一个幽静的环境,第二句写出了一个空旷的环境,第三句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景象,第四句写出了一个和谐的声音。
第一句"人闲桂花落",写出了一个幽静的环境。诗人独坐山谷中,桂花飘香,人影稀少,显得十分幽静。
第二句"夜静春山空",写出了一个空旷的环境。春山空旷,寂静无声,只有月光清冷,显得十分空旷。
第三句"月出惊山鸟",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景象。月亮升起,惊醒了山中的鸟儿,鸟儿飞起,在月光下穿梭,显得十分动人。
第四句"时鸣春涧中",写出了一个和谐的声音。鸟儿在山涧中歌唱,声音清脆悦耳,与山谷中的流水声相映成趣,显得十分和谐。
《鸟鸣涧》这首诗,语言清丽,意境幽远,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的特色。诗中描写的幽静、空旷、动人、和谐的环境,让人仿佛置身于山谷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