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一句: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而下,使得路上行人备感伤感。
清明时节,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人们扫墓祭祖,缅怀已逝的亲人。时值清明节气,细雨纷纷,给原本就显得凄凉的氛围更添了一份悲切。行人们夹杂着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死亡的恐惧,走在路上,内心备感伤感。
第二句:路上行人,因为清明时节的到来而变得更加伤感,好像灵魂都快要飘散分离了一样。
第二句巧妙地将行人的精神状态与纷纷扬扬的细雨联系起来,将人与景融为一体,更深层次地描绘出清明时节的凄凉气氛。
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
行人因清明时节的悲戚情绪而想要借酒消愁,他向牧童询问附近是否有酒家。突如其来的提问,似乎是因为酒肆不常见,需要问路,也似乎是为了打破沉默,转移注意力。
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
牧童用手指向远处的杏花村,那里有酒家。牧童的回答,让行人得以找到可以暂时缓解伤感的去处,从而继续前行。
整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细雨朦胧、行人伤感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凄凉、悲戚的情绪。诗人借清明时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还流露出一丝对酒的渴望,或许是想借酒浇愁,暂时忘却心中的悲伤与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