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劝学诗朱熹古诗的意思?

首页

劝学诗朱熹古诗的意思?

《劝学诗》朱熹古诗的意思

《劝学诗》是南宋诗人朱熹在宋理宗于咸淳六年(1270)“嘉禾元年”即位后不久所作。这首诗的目的是劝勉后人要勤奋学习,不能懈怠,并以历史上的诸多事例来论证学习的重要性。

诗词原文

《劝学诗》共六首,每首四句,押韵为ABCB。

第一首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第二首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以此砥砺,

葛馨是试。

第三首

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第四首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第五首

为学患无疑,

盖棺论定。

困而学之,

乃见真知。

第六首

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人之为人,

学有内外。

诗词鉴赏

《劝学诗》语言朴素,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诗中所引用的大部分案例都出自《论语》,如“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三人行必有我师”等,这些事例都是人们熟知的,便于理解和记忆。

诗词评价

《劝学诗》是朱熹的名作之一,也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劝学诗。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诗中所引用的大部分案例都出自《论语》,这些事例都是人们熟知的,便于理解和记忆。

这首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不少人将它视为学习的座右铭。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