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体验》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山居体验》这首诗,准确地反映出诗人在山居环境中的生活感受和体验,表现了诗人远离城市、尘嚣和官场,在自然山水中的闲适、静谧和欢乐。
第一、二句“早起开门枕石眠,铛边春笋簇林泉”通过对诗人柴门枕石而眠,春笋簇拥、山泉淙淙等细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安闲、舒适的山居环境氛围,从而表现出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满足之情。
第三、四句“由他好把功名负,莫厌山家食粗茶”表现了诗人鄙弃名利仕途,安于清贫的山居生活,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五、六句“粗茶淡饭胜肉味,静夜壶中香满茶”写出了诗人朴素而高雅的生活情趣,他把粗茶淡饭看得比山珍海味还美味,在静谧的夜晚,即使一壶清茶,也能清香满室,令人回味。
第七、八句“禅味岂须菩提树,静中心地自无涯”写出了诗人领悟禅意,注重内心的修养,境界高远,超越了佛家菩提的参悟,与王维《鸟鸣涧》里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的最后一句则以“闲来山路走,往往到云霞”收尾,给诗一个高远的结束。诗人闲暇无事时,信步而行,诗人超凡之境、心境之美跃然纸上,也超脱了世俗的羁绊,在自然中得到精神的升华,进入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汉族,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唐朝诗人,唐肃宗时官至宰相。其诗以七言歌行见长,风格慷慨悲凉,有“高岑”之称,其诗文今存67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