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王维(701-761年),字摩诘,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他以五言近体诗为主,被称为“诗佛”。他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元二,即元结,字次山,河南汝州(今河南汝南)人,唐朝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与王维是好友,也是著名的“安史之乱”的亲历者。
安西,即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在西域设立的行政机构,管辖西域地区。
诗歌:
《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送别好友元结出使安西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西出阳关无故人,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场愁梦酒醒时。
赏析:
第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写出了王维对元二的依依不舍之情。阳关是唐朝在西域设置的关隘,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元二出使安西,就意味着他要离开中原,前往遥远的西域。王维知道,此去西域,元二将要面对很多困难和危险。因此,他用“无故人”三个字,来表达他对元二的担心。
第二句“羌笛何须怨杨柳”写出了王维对元二的劝勉之情。羌笛是羌族人吹奏的一种乐器,声音凄凉悲切。杨柳是生长在水边的树木,也是离别的象征。元二出使安西,就意味着他要离开家乡,前往异国他乡。王维知道,元二可能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因此,他用“何须怨杨柳”五个字,来劝勉元二不要悲伤和气馁。
第三句“春风不度玉门关”写出了王维对元二的祝福之情。玉门关是唐朝在西域设置的另一个关隘,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王维知道,元二出使安西,就意味着他要穿越茫茫的沙漠。沙漠中风沙弥漫,气候恶劣。因此,他用“春风不度玉门关”七个字,来祝福元二一路顺风,早日到达目的地。
第四句“一场愁梦酒醒时”写出了王维对元二的期望之情。王维知道,元二出使安西,就意味着他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因此,他用“一场愁梦酒醒时”八个字,来期待元二能够圆满完成使命,早日凯旋而归。
总体来说,《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情深意切的送别诗。王维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元二的关心、祝福、劝勉和期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