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苏轼《水调歌头》
解析:
此诗出自苏轼于公元1079年中秋节时,因思念胞弟苏辙而填的一首词。诗中,苏轼借用《庄子·逍遥游》中“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思念和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九万里风鹏正举,比喻志向远大、前途似锦。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作者希望乘风破浪,前往蓬莱仙境,与弟弟团聚的愿望。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解析:
此诗出自苏轼于公元1079年中秋节时,因思念胞弟苏辙而填的一首词。诗中,苏轼借用李白《把酒问月》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赞美和对天涯沦落的感慨。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赞美和对天涯沦落的感慨。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解析:
此诗出自苏轼于公元1082年冬,在赤壁矶游览时所作的一首词。诗中,苏轼以大江东去为背景,回顾了三国时期周瑜火烧赤壁的壮举,表达了对周瑜的赞美和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表达了作者对周瑜的赞美和对三国这段历史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