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昌龄的诗《出塞》的意思?

首页

王昌龄的诗《出塞》的意思?

王昌龄的诗《出塞》的真实背景

王昌龄的诗《出塞》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当时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逃往蜀中,唐军在潼关与叛军激战,王昌龄也在军中效力。这首诗正是王昌龄在出征前夕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危难的忧虑和对胜利的信心。

王昌龄的诗《出塞》的意思

王昌龄的诗《出塞》共有四句,分别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诗人首先借用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来衬托出征的背景,勾勒出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秦时明月,是指秦朝时期的明月,汉时关,是指汉朝时期的边关。这两个意象,既象征着历史的悠久,也暗示着边塞的苍凉和肃杀。

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诗人接着写出征将士的辛苦和思念,突出战争的残酷和漫长。万里长征,指戍边将士跋涉万里,征战沙场,久戍边关,不能回家。人未还,则进一步强调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牵挂。

第三句“但使龙城飞将在”:诗人转而表达对胜利的信心,抒发壮志豪情。龙城飞将,是指汉朝名将李广,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被誉为“飞将军”。诗人以李广自比,表示只要有像李广这样的名将领兵出战,就不容许胡马践踏阴山。

第四句“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人最后强调了保卫边疆的决心和意志,展现出必胜的信念。阴山,是位于中国北部的一座山脉,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聚集地。胡马,指北方游牧民族的战马。诗人以“不教胡马度阴山”来表明自己和将士们誓死捍卫边疆的决心。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