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昌龄的诗《出塞》意思?

首页

王昌龄的诗《出塞》意思?

《出塞》全诗解析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以一位出塞将士的口吻,抒发了边塞将士的思乡之情。全诗语言洗练,意境深远,被誉为“绝句之祖”。

《出塞》诗文逐句注释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依旧,关隘依旧。用来衬托历史变迁,时光飞逝。

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长征,征夫未归。表达征战的岁月漫长,征夫离家久远。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假使像飞将军李广那样勇猛的将领还在,一定不会让胡人越过阴山。用典故表现将士们渴望驱除外敌、保家卫国的情怀。

龙城飞将:西汉名将李广。李广久驻云中、雁门一带,多次与匈奴交战,威震塞外,匈奴畏惧他,称其为“飞将军”。

胡马:胡人的战马。

阴山:在今内蒙古中部,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分界线。

《出塞》诗歌整体赏析

《出塞》这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写,以及对龙城飞将的赞美,抒发了边塞将士的思乡之情和抗敌保国的豪情。

诗的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图。明月依旧,关隘依旧,然而,时光却已经飞逝。这一句,既是对历史的感慨,也是对边塞将士长期戍守的写照。

诗的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写出了征战的岁月漫长,征夫离家久远。这一句,既是征夫的思乡之情,也是对边关生活的厌倦。

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表现了边塞将士的抗敌保国的豪情。假使像飞将军李广那样勇猛的将领还在,一定不会让胡人越过阴山。这一句,既是对英雄的赞美,也是对敌人的蔑视。

这首诗语言洗练,意境深远。诗人仅用了二十个字,就勾勒出了一幅边塞风光图,抒发了边塞将士的思乡之情和抗敌保国的豪情。因此,这首诗也被誉为“绝句之祖”。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