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甫
东岳泰山,巍峨高耸,直插云霄。
齐鲁大地,广阔无垠,一望无际。
登临绝顶,放眼四海,万水千山,尽收眼底。
雄壮的山势,如巨龙盘踞,令人敬畏。
泰山之美,令人陶醉,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
杜甫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秋天,由华阴奉召入朝,路过泰安,登上了泰山。当时,正值秋天,天气晴朗,景色宜人。杜甫登上泰山绝顶,极目远眺,被泰山的雄伟气势所震撼,写下了这首《望岳》。这首诗既描写了泰山的雄伟壮丽,又抒发了诗人登泰山时的豪迈感情。
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便以两个设问句,引出泰山的雄伟和壮丽。岱宗是泰山的别称,夫如何是句末语助词,用来加强语气,表示惊叹。这一句是诗人对泰山的第一印象:巍峨高耸,直插云霄,令人惊叹。
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泰山的景色。造化是天地间自然的力量,钟是聚集,神秀是秀美神奇。这一句是说,泰山是天地间自然力量的杰作,聚集了天地间的精华,山清水秀,景色迷人。阴阳是天地间的两种相反的力量,昏晓是白天和黑夜。这一句是说,泰山的气势磅礴,阴阳交替,日月更迭,变化无穷。
颈联“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诗人的登高望远和所见景象。荡胸是形容胸怀开阔,层云是形容云彩层层叠叠。这一句是说,诗人登上泰山绝顶,胸怀开阔,仿佛置身于云端,层层叠叠的云海尽收眼底。决眦是形容睁大眼睛,归鸟是形容飞回巢穴的鸟儿。这一句是说,诗人睁大眼睛,眺望远方,看见归鸟飞回巢穴,夕阳西下,暮色降临。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的豪迈感情和对未来的憧憬。会当是表示决心和信心,凌绝顶是登上最高峰。这一句是说,诗人决心登上泰山绝顶,一览众山小,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整首诗气魄雄伟,语言凝练,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