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川田家》是唐朝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杜甫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回到故乡时所作的,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歌描绘了渭川田家安详、宁静的田园生活,也传达了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的心境,展现了他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渭川田家
杜甫
渭川田家,
春耕绿野宽。
雨重麦苗长,
糜草映朝暾。
桑柘影斜春,
蚕饥叶更繁。
新蚕未报恩,
谁忍困采桑。
1. 渭川: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
2. 田家:指田野里的农家。
3. 春耕:指春天耕种。
4. 绿野宽:形容春天的田野十分宽阔。
5. 雨重:指春天的雨水丰沛。
6. 麦苗长:形容麦苗长得十分茂盛。
7. 糜草:一种生长在田野中的杂草。
8. 朝暾:早晨的太阳。
9. 桑柘:指桑树和柘树。
10. 影斜春:指桑柘树的影子在春风中摇曳。
11. 蚕饥叶更繁:形容桑叶茂盛,可以满足蚕的需要。
12. 新蚕未报恩:指新蚕还没有吐完丝,回报蚕农的养育之恩。
13. 谁忍困采桑:形容采桑十分辛苦,让人不忍心。
《渭川田家》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七绝。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渭川田家春耕春收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全诗共四联,前两联写春耕春收的景象,后两联写蚕农养蚕的辛劳。首联“渭川田家,春耕绿野宽”,点明了诗歌的背景和时间,渭川田家在春天里开始春耕,绿油油的田野十分宽阔,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颔联“雨重麦苗长,糜草映朝暾”,写出了春雨对农作物的滋润和影响,以及麦苗长得十分茂盛,糜草在早晨的阳光下显得更加青翠欲滴。
颈联“桑柘影斜春,蚕饥叶更繁”,描写了桑柘树在春风中摇曳,桑叶茂盛,可以满足蚕的需要。尾联“新蚕未报恩,谁忍困采桑”,写出了采桑十分辛苦,让人不忍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蚕农的辛勤劳作的赞美。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优美,诗人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