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李煜所作,旨在表达他在端午节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如菖蒲、艾蒿、龙舟竞渡等,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端午重午佳节倍思亲,
粽香阵阵忆华茵。
绿梅丝丝裁歌扇,
艾叶重重束香囊。
鱼龙曼舞入江心,
锦瑟华筵处处寻。
惆怅远行无归日,
端午堪悲入楚吟。
翻译:
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阵阵粽香勾起躺在华茵上的回忆。
绿色的丝线一片一片地裁剪做歌扇,
艾叶层层叠叠地包裹着香囊。
龙舟在江心曼妙地舞动,
锦瑟和华筵处处都在寻找。
惆怅远行没有归日,
端午在悲泣中吟诵着《楚辞》。
《端午》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情调感伤,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充满了端午节特有的习俗和氛围,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端午》是李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端午节诗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对后世端午节诗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