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这首诗是骆宾王在唐高宗时期创作的。骆宾王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14岁时就考中了进士,并被任命为临海县尉。后来,他因得罪权贵被贬为道州司马。在道州期间,他写下了咏鹅这首诗。
咏鹅这首诗一共四句,分别是:
|
诗的开头,骆宾王用了三个“鹅”字,来表现鹅的可爱和亲切。接着,他用“曲项向天歌”来描写鹅高昂着头,引吭高歌的情景。这句诗非常传神,把鹅的姿态和声音都描绘得惟妙惟肖。
第三句“白毛浮绿水”,描写鹅洁白的羽毛在碧绿的河水中浮动。这句诗不仅描绘了鹅的外形,也表现了鹅的悠闲和自在。
第四句“红掌拨清波”,描写鹅用红色的脚掌拨动清澈的河水。这句诗表现了鹅的灵动和活泼,也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生气。
咏鹅这首诗看似简单,但其实寓意深刻。骆宾王通过对鹅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由和洒脱的向往之情。鹅在诗中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形象,它不受任何拘束,可以随心所欲地飞翔和歌唱。这正是骆宾王所向往的生活。
此外,骆宾王通过对鹅的描写,还表达了他对清廉和高洁的赞美之情。鹅是一种洁白的动物,它象征着清廉和高洁。骆宾王用鹅来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清廉高洁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