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笔下,是骆宾王在6岁时所作。诗中描绘了鹅的形象、神态和习性,语言清新活泼,富有童趣。
骆宾王出生于隋末唐初,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骆宾王在5岁时,父亲被杀,母亲改嫁,他只得流落民间,生活非常艰苦。
有一次,骆宾王在路边看到一群鹅在嬉戏,他被鹅的活泼可爱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鹅:水鸟,体型较大,羽毛洁白,颈部修长,脚掌呈红色。
曲项:弯曲着脖子。
向天歌:对着天空歌唱。
白毛:洁白的羽毛。
浮绿水:在绿色的水面上游动。
红掌:红色的脚掌。
拨清波:拨动清澈的水波。
这首诗非常简单,但意境优美,充满了童趣。诗人通过对鹅的形态、神态和习性的描绘,表现了鹅的美丽、活泼和可爱。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鹅的优美姿态:鹅伸长脖子,对着天空歌唱,好像在歌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诗的后两句,写出了鹅的习性:鹅在水面上游动,用红色的脚掌拨动清澈的水波,激起一层层的涟漪。
这首诗中,诗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鹅的可爱和活泼,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