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扇是古代一种日常用具,是一种半弧形的扁平扇子,一般用纸、布、羽毛等材料制成,手柄处有一根细长的木棍,扇面涂有油脂,扇动时可以产生风来降温。
油扇父亲要诗,这个典故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新安吏》。这首诗描写了当时新安地区人民的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官吏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
诗中,油扇父亲指的是一个卖油扇为生的老人。有一天,这个老人来到官府,向县令请求免除赋税。县令问他有什么理由,老人回答说:“我靠卖油扇为生,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现在官府还要向我征收赋税,我实在交不起了。”
县令听后,很同情老人的遭遇,于是免除了他的赋税。老人非常感激,于是作诗一首,赠送给县令。
这首诗就是《新安吏》。诗中,老人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生活的艰辛和对官府的控诉。诗歌感人肺腑,让县令深受触动。
后来,县令把这首诗呈报给了朝廷。朝廷看到这首诗后,也深受感动,于是下令免除了新安地区的赋税。
这就是油扇父亲要诗的典故。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诗歌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感动人心,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