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韦庄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园时未遇花事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景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全诗如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应怜:应:应该。怜:爱惜。
屐齿:木屐的齿状底。
苍苔:青苔。
柴扉:用树枝做成的门。
春色:春天的景色。
关不住:关:关闭。住:止住。形容春色十分美艳,即使关起门来也无法遮挡住。
诗意:
应该怜爱屐齿印在苍苔上的痕迹,轻轻叩打柴门,很久都没有人来开门。满园的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从墙头伸了出来。
赏析:
这首诗写于春游时。诗人来到一座园林,却发现园门紧闭,无人应答。但诗人并没有因为游园不成而扫兴,反而从园中的一枝红杏中看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诗歌开篇,诗人说自己“应怜屐齿印苍苔”,这是对园中景色的一种怜爱。屐齿印在苍苔上,说明园中已有春色,但因园门紧闭,诗人无法入内欣赏。
颔联“小扣柴扉久不开”,写诗人叩门久无回应。这既表现了诗人对观赏园中美景的迫切心情,也暗示着园中可能无人居住,或者园主并不欢迎诗人入内。
颈联“春色满园关不住”,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尽管园门紧闭,但园中的春色依然挡不住,一枝红杏从墙头探出。这说明春天的生机勃勃,即使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依然在蓬勃发展。
尾联“一枝红杏出墙来”,写红杏从墙头探出,接着用了一个“来”字,仿佛红杏正在向诗人示意,邀请诗人入园观赏。这个“来”字,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红杏的姿态,也表现了诗人对红杏的喜爱和对园中美景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