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自号杜陵布衣,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今晚上鄜州的月亮,你独自一人在闺房里欣赏。
想念小孩子,还不知道思念长安。
满身清香,头发被云霞打湿,洁白的月光照着寒玉般的胳膊。
什么时候才能依靠着空虚的帘幕,两个人相互照着,把眼泪都擦干。
《月夜》这首诗是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末夏初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当时,杜甫正在秦州(今甘肃天水)任职。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描写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起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人从鄜州(今陕西富县)的月色写起,把妻子独居闺中的孤独心情衬托得非常鲜明。
第二句“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诗人想到自己的儿女还小,不懂得思念长安,更是感到心酸。
第三、四句“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诗人想象妻子在月夜里梳妆打扮,被月色浸润,仿佛香雾缭绕,云朵缠绕,玉臂被月光照得冰凉。这两句诗写得非常细腻,将诗人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希望有朝一日能与妻子团聚,在月光下相依相偎,把眼泪都擦干。
这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