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是杜甫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描写了一位诗人面对明月发出的人生感慨,也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今夜鄜州的月光,你只能独自欣赏。远远地想念我的儿女,他们还不知思念长安。月光下的云雾湿润了你的发髻,清冷的月辉使你的玉臂感到寒冷。什么时候能依靠着虚幌,让月光同时照亮我们两个,把脸上的泪痕都拭干。
这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在秦州任节度参谋时所作。诗人长期漂泊在外,思念家中亲人,这首诗就表达了他对妻儿的思念之情。
首句点明时间和地点:“今夜鄜州月”,即今夜鄜州的月色。鄜州是杜甫妻子的家乡,诗人身在秦州,遥想千里之外的妻子,不禁心生感慨。
颔联“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写诗人对妻子和儿女的思念之情。妻子独自一人在闺房中赏月,无人陪伴。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只能遥想妻子和儿女的生活,不免心生怜爱。不知他们是否也和自己一样,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颈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写诗人对妻子的体贴之情。香雾和清辉都是美好的事物,诗人用它们来比喻妻子。香雾湿润了妻子的发髻,清辉使妻子的玉臂感到寒冷。诗人想象着妻子在月光下的样子,心中充满了爱意和怜惜。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是杜甫七绝中的名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