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静夜思》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其时李白初出蜀,自从离开巴蜀后,李白一直过着漂泊的生活。当时,他正乘船泛舟于长江之中,夜宿江边,睹月怀乡,遂作此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的前两句写景,诗人躺在床上,透过窗户看到一轮明月当空照耀,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诗人误以为是地上的霜雪,可见月光之皎洁明亮。
诗的后两句抒情,诗人抬头仰望明月,触景生情,不禁思念起远方的故乡。诗人低头沉思,思绪万千,他也许想到了家乡亲人的音容笑貌,也许想到了家乡的山山水水,也许想到了家乡的点点滴滴。
这首诗通过对月夜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深沉,意境优美动人,是李白诗歌中的一首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