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是唐代诗人刘方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秋天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明月,抒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秋风吹碧树,
明月照高楼。
可怜故乡月,
万里在云中。
秋风吹拂着碧绿的树木,
明月照耀着高耸的楼阁。
可怜故乡的月亮,
相隔万里,在云层之中。
这首诗分为两联,第一联写景,第二联抒情。
第一联:秋风吹碧树,明月照高楼。
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夜晚的景象。秋风吹过,碧绿的树木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明月高悬,将清冷的月光洒向大地,照亮了高耸的楼阁。
第二联:可怜故乡月,万里在云中。
这句诗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身处异乡,看到明月,不禁想起故乡的月亮。他感慨故乡的月亮虽然遥不可及,但依然是那么美好。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细腻,流露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