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从长安逃难到秦州(今甘肃天水),次年又辗转到同谷(今甘肃成县)。在同谷期间,杜甫写下了许多怀念亲友的诗篇,其中就包括《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戍鼓断人行:戍鼓的声响断绝了人们的来往,说明夜晚已经很深了。
秋边一雁声:在秋天的边塞,只能听到一声孤雁的鸣叫,显得格外凄凉。
露从今夜白:从今晚开始,露水变得更加洁白,说明天气已经越来越冷了。
月是故乡明:月亮虽然在异乡的夜空中也同样皎洁,但在诗人的心中,故乡的月亮才是最明亮的。
全诗表达了诗人在月夜思念弟弟的深切之情。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这两个意象勾勒出一幅凄凉冷清的画面,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露水虽然洁白,但不及故乡的月亮明亮;月亮虽然明亮,但不及故乡的月亮亲切。这两句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