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
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白话译文:
无论岩石多么坚硬,它都会死死咬住,它的根本来就生长在碎裂的岩石当中。
经过千百次的磨难和打击,它依然坚强挺立,任凭东西南北风如何吹。
诗歌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竹子的高尚品质,用风摧不折、意志坚强的竹子来比喻坚贞不屈的气节和顽强的毅力,表现了作者积极乐观、坚强勇敢的精神,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坚韧不拔、不屈服命运的精神的赞美。
诗歌背景:
郑燮,号板桥,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江苏兴化,从小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喜诗文书画。郑燮一生坎坷,屡次科考落第,直到40岁才中举。此后,他曾做过县令、通判等官职,但都因性格耿直、不阿谀奉承而遭贬斥。晚年,郑燮隐居扬州,以卖画为生,过着清贫的生活。
《竹石》这首诗作于郑燮晚年,当时他已经70多岁了。诗中所描述的竹子,正是郑燮自己的写照。郑燮一生坎坷,饱经风霜,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向命运屈服。这首诗表现了郑燮坚强不屈的精神,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坚韧不拔的精神的赞美。
诗歌艺术特色:
《竹石》这首诗语言简朴、凝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竹子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整首诗气势豪迈、节奏明快,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