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是中国神话中的人物,是后羿的妻子。因偷食西王母的仙药,飞到了月宫,成为月神。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并被诗人、词人、戏剧家等改编成各种作品。
嫦娥这首诗由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描绘了嫦娥奔月后的孤独和悲伤。
这一句描写了嫦娥在月宫中的景象。云母屏风是嫦娥用来遮挡月光的屏风,烛影深则是指嫦娥点燃的蜡烛的光亮。这一句中,“云母屏风”和“烛影深”这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幽静、孤寂的氛围,暗示了嫦娥内心的孤独。
这一句描写了时间流逝的景象。长河是指银河,晓星是指黎明前的星星。这一句中,“长河渐落”和“晓星沉”这两个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嫦娥在月宫中度过了漫长的时间。
这一句描写了嫦娥对偷食仙药的后悔。灵药是指西王母的仙药,嫦娥偷食了仙药后飞到了月宫,但她也因此与后羿分开了。这一句中,“应悔”二字表明了嫦娥对偷食仙药的后悔,也暗示了她对后羿的思念。
这一句描写了嫦娥对后羿的思念。碧海青天是指天上的景象,夜夜心是指嫦娥夜夜思念后羿。这一句中,“碧海青天”和“夜夜心”这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思念的氛围,也暗示了嫦娥对后羿的深情。
这首诗描写了嫦娥奔月后的孤独和悲伤,表达了嫦娥对后羿的思念。诗中通过对嫦娥在月宫中的景象、时间流逝、嫦娥对偷食仙药的后悔以及嫦娥对后羿的思念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孤独、悲伤、思念的嫦娥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