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辛弃疾的爱国诗及意思?

首页

辛弃疾的爱国诗及意思?

辛弃疾的爱国诗

辛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爱国热情,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爱国诗篇。他的爱国诗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以抗金为主题

辛弃疾的爱国诗以抗金为主题,这与他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辛弃疾出生于金国统治下的济南,从小就立志收复失地,恢复故土。后来,他加入了南宋军队,参加了抗金斗争。在抗金斗争中,他亲眼目睹了金军的残暴,也看到了宋军的软弱。他痛恨金军的侵略,也对南宋朝廷的不抵抗政策深感不满。因此,他在诗中经常抒发自己抗金的决心和收复失地的愿望。

语言慷慨激昂

辛弃疾的爱国诗语言慷慨激昂,气势磅礴。他的诗歌往往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将金军的残暴与宋军的软弱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激发人们的斗志。同时,他的诗歌还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危亡的深切忧虑。

意境壮阔

辛弃疾的爱国诗意境壮阔,气势恢宏。他的诗歌经常以山河、日月、星辰等壮阔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危亡的深切忧虑。同时,他的诗歌还充满着对敌人的蔑视和对胜利的信心。

下面是辛弃疾的一些著名爱国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诗写于辛弃疾晚年,当时他已退隐江湖,但仍然心系国家大事,梦想着收复失地。诗中,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参加抗金斗争的经历,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危亡的深切忧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诗写于辛弃疾从帅府退休后,当时他住在京口北固亭。诗中,他怀古伤今,抒发了对祖国兴衰的感慨。他赞扬了孙仲谋的英雄业绩,同时也慨叹了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黛。

北望神州路,中分白帝城头。故宫西冷,青山是眼,更好问,风何事,匆匆吹雨。

这首诗写于辛弃疾晚年,当时他已退隐江湖,住在建康赏心亭。诗中,他登高望远,抒发了对祖国兴衰的感慨。他赞美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同时也感慨了南宋朝廷的不抵抗政策。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