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辛弃疾的爱国诗及意思解释?

首页

辛弃疾的爱国诗及意思解释?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诗词原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诗词解读: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感怀历史兴衰的名作。词以上阕写京口古迹,引起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下阕则以反衬手法痛斥南朝“圣主明君”的无能。

上阕:

起笔“千古江山”三字,点明所写景物的久远和壮阔。历代英雄,包括孙权、刘裕等人,都在这江山之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但如今,曾经的舞榭歌台,早已被风雨侵蚀得没了踪影。只有斜阳下,草木葱郁,巷陌中,人们还记得南朝皇帝刘裕曾在这里居住。

接着,作者写道:“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是对南朝开国皇帝刘裕的赞美。刘裕勇武过人,曾率军北伐,大败北魏军,威名赫赫。然而,“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下句改写自《晋书》中的“元嘉草草,祖狄功成,北伐中原,遂平京洛”。这里作者用“草草”二字,形容南朝统治者对北伐的轻率和仓促。结果,北伐功败垂成,刘裕只得仓皇北顾,逃回建康。

下阕:

词人从历史转到现实,发出“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的感慨。自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以来,战火不断,特别是南朝宋与北魏之间的战争,更是旷日持久。诗人亲身经历过这些战乱,心中充满悲愤之情。

接下来,作者写道:“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所建的“天安殿”。“神鸦社鼓”指祭祀时的音乐。这里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讽刺北魏统治者的残暴和野蛮。在他们的统治下,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词的最后,作者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疑问。廉颇是战国时赵国的名将,以勇猛著称。这里作者借用廉颇的典故,抒发自己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爱国情怀。他希望能像廉颇一样,继续为国家效力,收复失地。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