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关于桂花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其中一首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桂花》。
这首诗写于王安石晚年,当时他已经退隐乡野,远离了仕途的纷扰。诗中,王安石对桂花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并借桂花抒发了闲适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的首句“丹桂飘香醉金风”,写出了桂花的香气袭人,令人沉醉。王安石并没有直接描写桂花的颜色,而是用了“丹桂”一词。丹桂,即红色的桂花。这种桂花的花色鲜艳,香气浓郁,是桂花中的上品。
诗的第二句“月影浸池洒玉影”,写出了桂花的影子映在池塘中,就像一块块玉璧。月影,即月亮的光影。池塘,即荷塘或湖泊。玉影,即玉的影子。桂花的影子映在池塘中,在月光的照射下,就像一块块玉璧,晶莹剔透,美轮美奂。
诗的第三句“暗香盈衣夜欲残”,写出了桂花的香气飘散在衣襟上,久久不散。夜,即夜晚。残,即结束。桂花的香气在夜晚更加浓郁,即使到了深夜,依然能够闻到。
诗的第四句“停杯听响凤萧萧”,写出了桂花的枝叶在风中摇曳,发出萧萧的声音。凤,即凤凰。萧萧,即形容风声。桂花的枝叶在风中摇曳,发出萧萧的声音,就像凤凰在唱歌。
整首诗通过对桂花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闲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