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一个字值一千金。形容文辞优美,价值极高。
出处:《后汉书·蔡邕传》:“邕少有才学,兼善书画,尤工隶书,妙尽意态。永初四年(110年),入京师,校书东观,朝野荣之,每为人书字,酬以千金。”
造句:
1. 书法家的题词是“一字千金”。
2. 著名作家的手稿,可说是“一字千金”。
3. 这件古董价值连城,实在是“一字千金”。
4. 名家的墨宝,每一笔每一划都是“一字千金”。
5. 他写的一手好字,字字珠玑,可谓“一字千金”。
1. 一字千金 → 金科玉律
2. 金科玉律 → 律令严明
3. 律令严明 → 明察秋毫
4. 明察秋毫 → 毫芒不爽
5. 毫芒不爽 → 爽快淋漓
6. 爽快淋漓 → 漓尽天涯
7. 漓尽天涯 → 天衣无缝
8. 天衣无缝 → 缝缝补补
11. 日理万机 → 机关算尽
12. 机关算尽 → 尽善尽美
13. 尽善尽美 → 美不胜收
14. 美不胜收 → 收获颇丰
15. 收获颇丰 → 丰功伟绩
16. 丰功伟绩 → 绩优卓著
17. 绩优卓著 → 卓尔不群
18. 卓尔不群 → 群英荟萃
19. 群英荟萃 → 萃取精华
20. 萃取精华 → 精益求精
故事:
1. 蔡邕“一字千金”
蔡邕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他博学多才,精通儒家经典和书法艺术。永初四年(110年),蔡邕被征召入京,担任东观校书郎。他负责整理和校订东汉以来的典籍,并撰写了许多重要的史书和文学作品。蔡邕的书法艺术也非常精湛,他的隶书遒劲有力、一笔一划都充满了美感。当时的人们都十分推崇蔡邕的书法,每每有人请他题字,蔡邕都会索要一千金作为报酬。因此,“一字千金”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
2. 钟繇“飞白书”
3. 王羲之“兰亭集序”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人称“书圣”。他的书法潇洒流畅、一气呵成,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是他的巅峰之作,这篇序文全文28行、324字,字字珠玑、美不胜收。有人曾出价十万金求购《兰亭集序》,但王羲之却拒绝了。他说:“《兰亭集序》是我一生的心血结晶,‘一字千金’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