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而习诗壮而知,稍稍于诗悟化机。
始言律切喜新丽,中岁商音渐趣奇。
末年力追陶韦柳,出入变化古今宜。
诗非难事亦甚难,总之源流要所关。
杜陵最饱汉魏韵, hingga 元白老苏擅乐府。
好奇避俗常相似,巧拙攻苦有时殊。
独有杜甫最奇崛,开口惊人四座俱。
或称玉川狂且僻,其乖戛独以奇开。
何事激昂出羽翼,当知作者意不违。
童:指书童;未成年人。
习:练习。
壮:成年。
知:通“智”
化机:变化的机理。
律:指诗律,即诗歌的格律。
切:精细。
喜:喜爱。
丽:华美。
商:商音,指中国古代音乐五声音阶中的“商”音,音调高亢。
趣:趋向。
奇:新颖奇异。
末年:老年。
追:追随。
陶: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末至刘宋初隐士诗人。
韦:韦应物,唐代诗人。
柳:柳宗元,唐代诗人。
出入:指诗歌的创作融贯古今,变幻无穷。
化机:变化的机理。
安得:哪里能够。
继:继承。
难:指难于写好诗。
甚:非常。
源流:指诗歌的发展历史。
所关:关系。
杜陵: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饱:通“甫”。
汉魏:汉朝和魏晋时期,指汉魏诗歌的风格。
韵:指诗歌的格律和声调。
元:元稹,唐代诗人。
白:白居易,唐代诗人。
老苏:苏轼,字子瞻,北宋文学家。
擅:擅长。
乐府:指唐代的“新乐府”运动。
好奇:追求新奇。
避俗:避开流俗。
巧:技巧。
攻苦:指创作诗歌时的苦心孤诣。
有时殊:有时有所不同。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奇崛:新颖奇特,高出常人。
开口:指诗歌的开头。
四座俱:满座的人都。
玉川:指杜甫,因其晚年曾隐居四川浣花溪,人称“玉川子”。
狂:狂放不羁。
僻:偏僻。
乖:乖张。
戛:戛然不同。
激昂:激越高昂。
出羽翼:超出一般的水平。
当知:应该知道。
意不违:不违背自己的本意。
1. 诗歌创作的历程和感悟:
诗歌创作是需要从童子时代就开始学习、练习、领悟的,直到成年后才能有所领悟和掌握。
在青少年时期,往往喜欢新颖丽的诗歌风格,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加深,开始追求新奇和独特的诗风。
在老年时期,诗歌创作往往更加成熟,可以追随陶渊明、韦应物、柳宗元等前代诗人的风格,融汇古今,变化无穷。
2. 强调诗歌对社会的教化作用:
诗歌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能够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3. 诗歌创作的技巧和难度:
写诗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很难,因为诗歌创作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阅历,还要有独特的艺术构思和表达技巧。
诗歌的发展历史是源远流长的,每一位诗人在诗歌创作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相互影响和继承,共同推动了诗歌艺术的进步和繁荣。
4. 杜甫诗歌的成就及其影响: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饱满的汉魏诗歌的韵味,而且擅长于创作乐府诗,诗风雄壮豪放,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的诗歌创作往往能够出奇制胜,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他的诗歌风格是独特的,也是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5. 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和启示:
诗歌创作应该避免陈词滥调,要追求新颖奇异,要有艺术上的独创性。
诗歌创作应该要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不盲目模仿别人,要努力写出自己的特色。
诗歌创作应该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现实,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