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耒的诗村晚,在《容斋随笔》中,洪迈曾对诗作的真实背景进行了详细记载。
据洪迈所述,张耒某日与客人在郊游时,有一位住处相近的客人中途先回,张耒便送客至家门口,突然看见一位侍女在门口成竹地打扫庭院。张耒便驻足观望,诗兴大发,写下了《村晚》这首诗。
《村晚》是北宋词人张耒的一首田园诗,全诗如下:
野老逢春三月时,万家桃李正芳菲。
村南村北总宜春,
处处皆春到处宜。
鱼出浮莲过深水,
鹰穿晴空过山微。
鸟雀逢春心不昧,
百般乐事事争飞。
这首诗描写了暮春时节农村的宁静优美景致,以及村民们安居乐业、悠闲自在的生活。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奇特的意境,但正是这种平淡无奇,才更显出农村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诗的第一联,“野老逢春三月时,万家桃李正芳菲”,写出了春日农村的生机盎然。野老指村中的老者,他们早已习惯了农村的生活,对春天的到来感到无比的喜悦。万家桃李正芳菲,形容村中家家户户的桃李都开满了花,一片春色烂漫的景象。
诗的第二联,“村南村北总宜春,处处皆春到处宜”,写出了农村的和谐安宁。村南村北,指整个村庄,总宜春,表示春天是农村最好的季节。处处皆春,到处宜,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也暗示了村民们对春天的喜爱。
诗的第三联,“鱼出浮莲过深水,鹰穿晴空过山微”,写出了农村的生机勃勃。鱼出浮莲过深水,形容鱼儿在深水中的自由自在。鹰穿晴空过山微,形容老鹰在晴空中翱翔。这两句诗,一方面表现了农村的自然环境优美,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村民们的生活自由自在。
诗的第四联,“鸟雀逢春心不昧,百般乐事事争飞”,写出了农村的欢乐祥和。鸟雀逢春心不昧,形容鸟儿在春天里心旷神怡。百般乐事事争飞,形容村民们在春天里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庆祝春天的到来。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农村的欢乐祥和,也暗示了村民们对春天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