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张俞的游灵岩这首诗的意思?

首页

张俞的游灵岩这首诗的意思?

张俞的游灵岩这首诗的意思

唐开成二年,李渤知宣州,张俞为副使,曾游灵岩寺。当时张仲素和尚登灵岩主、巧宦充斥,政风败坏。而张俞愤世嫉俗,李渤亦有“放归林下”之志,故诗中寄慨言怀,颇有共同之处。

「灵岩寺」在宣州(安庆)城南山中,相传南朝梁武帝时创立,明代重建。

诗先写游灵岩的见闻。诗的开头两句,「孤云归远岫,日光下莓轩」,写诗人远眺眼中的景物。「远岫」指远山山顶。「归」字写出了云彩漂浮飘动的变化。「莓轩」:长满青苔的小屋,是寺内高僧居住的地方。「孤」、「远」、「下」三个字,烘托出诗人身处的环境清幽宁静。

「塔影通禅榻,松声到钓船」,这两句写游灵岩听到的。诗人凭栏远眺,视线穿过高塔的影子照射在禅房窗棂上,远处松林的涛声阵阵传来,隐隐听得到。塔影、松声这些都是寺庙常见之物,诗人却能从这些平凡的景象中体会到禅意和诗趣,这说明诗人的闲适心情和丰富的想象力。

「林深不见鸟,山静不闻蝉」,这两句写游灵岩的感受。诗人走进茂密的树林,寂静得连鸟声都不见了;他沿着山涧小路前行,连蝉鸣声也听不到。这说明诗人对自然环境十分敏感,能够从细微之处感受到大自然的微妙变化。

「兴尽猿还树,日暮鸟投林」,这两句写诗人游灵岩时的所见。诗人兴致正浓时,突然看见一只猿猴从树上落下,夕阳西下时,一群鸟儿归巢了。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灵岩寺傍晚的景象,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游灵岩时的愉悦心情。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