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迁碑披览诗雅,意指张迁在出使西域时,曾见汉武帝所立之张骞碑,并于碑上抄录《诗经》三百篇,带回中原,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迁碑是汉武帝时期为了纪念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而立的纪念碑。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历经十余年,终于到达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他在西域各国游历考察,了解了西域的地理、风俗、物产、经济等情况,并与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公元前126年,张骞从大宛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汇报了出使西域的情况。汉武帝对张骞的出使十分满意,遂下令在长安立碑,以表彰张骞的功绩。
张迁碑上的文字主要是汉武帝所撰写的《张骞出使西域记》,记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所见所闻以及与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的情况。碑文中还记载了张骞在西域所见到的各种奇珍异宝,以及西域各国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情况。
张骞碑的立碑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张迁碑上的文字为中国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张骞在西域所见到的奇珍异宝、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情况,为中国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例如,汉代诗人苏武曾在西域被匈奴扣留了十几年,这段经历为他创作了著名的诗篇《苏武牧羊》。其次,张骞碑上所记载的史实为中国诗人提供了创作背景。张骞出使西域是汉武帝时代的一件大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张骞出使西域为背景创作的诗篇,往往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时代感。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一诗,以张骞出使西域为背景,描写了蜀道崎岖、险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蜀地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