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经中的《大风》、《伐木》等,到唐诗中的《从军行》、《出塞》、《塞下曲》等,再到宋词中的《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战争诗浩如烟海,不胜枚举。战争诗风格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慷慨悲壮
这种风格的战争诗,往往描写战士慷慨赴死、壮烈牺牲的场景,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英雄主义精神。代表作有:
(1)《诗经·大风》:“大风有隧,西北其凉。折木摧林,阴风怒号。敦怒且号,讵敢不至?”
(2)《唐诗·从军行》:“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瑜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3)《宋词·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壮怀激烈
这种风格的战争诗,往往描写战士壮怀激烈、豪情万丈,表达战士对胜利的坚定信心。代表作有:
(1)《诗经·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2)《唐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宋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沉郁悲凉
这种风格的战争诗,往往描写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抒发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代表作有:
(1)《诗经·鄘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3)《宋词·长相思·夜雨》:“夜雨纷纷,灯火昏昏。小轩窗畔,故人心远。道入清尊,酒中黄昏。柳叶东风,马蹄西去。瘦也咽不下,料应闻啼血。”
4、灵活多变
这种风格的战争诗,往往灵活多变,既有激昂慷慨的一面,又有沉郁悲凉的一面。代表作有:
(1)《诗经·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2)《唐诗·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宋词·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