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刘景文的赠答诗,诗人倾诉离愁别恨,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刘景文。这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刘景文的别离之情,抒发了诗人自己的离愁别恨。
1、奉和:和诗,赠诗。诗人原拟赠诗给刘景文,尚未写好,就先收到刘景文的赠诗,因此用“奉和”二字作为诗题,表示答复之意。
2、扬子江头:指扬子江的源头,即金沙江源头。
3、暮云:傍晚的云彩。
4、巴陵:今湖南岳阳市。
5、洞庭:洞庭湖。
6、湘水:湖南境内的河流,注入洞庭湖。
7、楚云:指湖南境内的云彩。
8、客愁:指旅途中的忧愁。
9、年少:指年青时。
10、羁旅:旅途中的困顿。
11、江汉:指长江和汉水。
12、西风:指秋风。
13、故园:故乡。
14、心:指心意。
15、千载:形容时间长久。
16、永:永远。
17、辞:辞别。
这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刘景文的别离之情,抒发了诗人自己的离愁别恨。诗的开头两句,诗人以“扬子江头云暮合,巴陵洞庭水连天”的壮丽景色起兴,描绘了诗人与刘景文分别时的情景。诗人站在扬子江头,望着暮云合拢,巴陵洞庭烟波浩渺,心中充满了离愁别恨。
诗的颔联“楚云千里客愁多,年少羁旅最无家”,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离愁别恨。诗人说,楚地的云彩千里迢迢,客愁也跟着多了起来。年少的时候,羁旅在外,最没有家的感觉。这两句诗,诗人将客愁与羁旅之苦联系在一起,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诗的颈联“江汉西风雁阵哀,故园归客梦魂惊”,更加深了诗人的离愁别恨。诗人说,秋风吹过江汉平原,雁阵哀鸣,令人心伤。故园的归客,在梦中惊醒,思念家乡。这两句诗,诗人通过对雁阵哀鸣和归客梦魂惊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离愁别恨。
诗的尾联“千载永辞君莫问,行人从此各西东”,诗人以“千载永辞”和“从此各西东”来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与刘景文永别的心情。这两句诗,诗人以“千载永辞”和“从此各西东”来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与刘景文永别的心情。
这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自然,是一首感人的赠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