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居易
故山千里梦同行,
客路三秋魂即归。
梦里故人应见我,
魂归应识故园归。
白居易在长庆四年(824年),因母丧丁忧守制期满,重新出任忠州刺史,途经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时,与著名诗人刘禹锡相遇。刘禹锡也是因病被贬,在江州闲居多年。两人在江州短暂停留,把酒言欢,吟诗作赋,度过了难忘的几天。
白居易离开江州,继续前往忠州赴任。在旅途中,他常常思念远在江州的刘禹锡,于是写下了这首《赠梦得》的诗,以表达对刘禹锡的深厚情谊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故山千里梦同行,客路三秋魂即归。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故乡远隔千里,但我们却在梦中同行;客居异地三载,我的魂魄即将归来。诗人用“千里”和“三秋”两个时间单位,来形容离别的长久和思念的深切。
梦里故人应见我,魂归应识故园归。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梦里,故人应能看到我;我的魂魄归来,也应能认出故乡。诗人通过“梦”和“魂”的意象,来表达对刘禹锡和故乡的深切思念。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深沉。诗人通过描写梦中与故人同行、魂归故园的场景,来表达对刘禹锡的深厚情谊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刘禹锡的关怀和牵挂,以及对故乡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