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赠别其二唐杜甫的诗是什么意思?

首页

赠别其二唐杜甫的诗是什么意思?

赠别其二唐杜甫的诗是什么意思?

简析:

此诗见于中国唐朝诗人杜甫的同名诗集《赠别二》,作于公元758年(唐肃宗至德二年),是杜甫为其挚友高适(704~765)别后所作的怀念和赠别之诗。诗中,杜甫回忆与高适的深厚友谊,表达了对高适的思念和祝福,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向往。

全文如下:

赠别其二 唐杜甫

越鸟巢南枝,南枝日已高。

飞鸣不相识,何事入牢笼。

林花辞青叶,青叶辞黄花。

百卉具零落,奈何独在兹。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幽燕自羌塞,应念故园心。

君去何时还,岁岁隔山河。

岐路阻且长,无乃迷归途。

病多与君别,懒惓一何如。

西望秦陇下,涕泗不能收。

注释:

越鸟:指南方飞来的鸟,代指高适,因其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

巢:筑巢。

南枝:指高适在剑南西川的任职之地。

日已高:比喻高适的仕途高升。

飞鸣不相识:比喻杜甫与高适虽然身处异地,却依然心心相印,彼此思念。

牢笼:指囚禁鸟类的笼子,比喻高适在剑南西川的仕途之路。

林花:指杜甫自己,因其时任华州司功参军。

青叶:指高适,因其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官居高位。

黄花:指杜甫自己,因其时任华州司功参军,官居卑微。

百卉:指其与高适之间的友谊,比喻其友谊的牢固和深厚。

零落:凋零,衰败,比喻他们之间的友谊即将消逝。

奈何:为什么,怎能,比喻他们之间的友谊为何会如此脆弱。

独在兹:独留此地,比喻杜甫独自一人留守华州,感到孤单和寂寞。

高台:指杜甫所在的华州城楼。

多悲风:常刮大风,比喻杜甫的心情抑郁和悲伤。

朝日:早晨的阳光,比喻光明和希望。

北林:指高适所在的剑南西川,比喻高适的仕途之路充满光明和希望。

幽燕:指幽州和燕州,当时为安史叛军的占领区,比喻杜甫和高适所处的乱世。

羌塞:指羌人居住的边塞,比喻高适所处的边塞之地。

应念故园心:应该会思念故乡,比喻高适应该会思念杜甫。

君去何时还:你何时才能回来,比喻杜甫对高适的思念和牵挂。

岁岁隔山河:年年相隔山川河流,比喻杜甫和高适之间的距离遥远。

岐路:岔路,比喻杜甫和高适之间的仕途之路不同。

阻且长:艰难且漫长,比喻杜甫和高适之间的仕途之路充满艰辛和曲折。

无乃迷归途: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比喻杜甫希望高适能够平平安安地回到故乡。

病多与君别:每次与你分别时,我都生病,比喻杜甫对高适的依恋和不舍。

懒惓一何如:懒散和忧愁,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比喻杜甫对高适的思念和担忧。

西望秦陇下:向西眺望秦岭和陇山,比喻杜甫对高适的思念和向往。

涕泗不能收:眼泪止不住地流,比喻杜甫对高适的思念和不舍。

鉴赏:

此诗语言自然而含蓄,感情真挚而深沉,充分表达了杜甫对挚友高适的思念和祝福。从思绪的抒发到事物的铺陈再到情感的表达,由对情感的描写到对景物的情景交融,由现实景物到心中的潜意识,使得全诗的感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从时间上,此诗所写的是杜甫与高适分手后,杜甫对高适的思念和祈盼。从空间上,此诗所写的是杜甫与高适分处南北两地,相隔千山万水。从情感上,此诗所写的是杜甫对高适的深厚情谊,以及对高适仕途前途的关切。从诗的意境上看,此诗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友情的温暖,还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