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北帝城》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作,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盛夏,当时杜甫由华州返回奉先途中经过长安时所作。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清晨长安地区郊外的风光,抒发了诗人厌倦官场、向往田园生活的心情:
六曲名城北,百花流水西。
依然画图史,不改龙池寺。
初秋至,芙蓉破,露华鲜。
歌鐘羽殿起,不似天宫仙。
武皇争明主,秦梦决神仙。
南望安国县,鸡犬桑麻田。
按揭秦吏,宽大心田。
长安城向北六曲黄河在长安以北,百花流水向西,水流映着花影。城南龙池寺的壁画依然完好,象一幅历史的画面。
初秋至,芙蓉花也开了,露珠晶莹剔透。长安皇宫里鼓乐奏起,龙池寺里香烟袅袅,不象天宫里那样日夜无休。
唐太宗自比明主,秦始皇梦做神仙,都留下了美名的同时也有不少的遗憾。
向南望,是安国县鸡犬声声,桑林麻田错落有致。
应该效法秦朝吏卒,宽怀大度,没有私心杂念,安闲自得,安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