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约836—约910),字端己,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末诗人,后主时官翰林学士,封中山公。诗多感伤时事,风格清丽,与李商隐齐名,有“韦李”之称。
《早发》是韦庄的山水诗代表作之一,也是唐末五言近体诗的著名篇章。这首诗作于乾宁元年(894年)春天,韦庄经过江西吉安县时所作。当时,韦庄因叛乱而离开长安,流离失所,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通过对春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全诗共四联,首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绘了春日的早晨,江面上波光粼粼,江水清澈见底,江岸边的鲜花开得红似火,一派生机盎然的美景。
颔联“能不忆江南?”,诗人发出这样的疑问,表达了对江南美好春光的怀念。
颈联“行人未免多愁思,世事瞒愁总可知”,行走在外的诗人难免会产生许多愁绪,世事无情,总是让人忧愁不已。
尾联“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人以一句诗道出了自己内心的凄凉与孤寂。玉门关是汉代西北边防重镇,也是唐朝与西域的交通要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暗喻诗人流放之地的荒凉与偏僻,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早发》是一首优美动人的山水诗,诗中描绘了春日的早晨,江面上波光粼粼、江水清澈见底,江岸边的鲜花开得红似火,一派生机盎然的美景。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好春光的怀念,以及流放之地的荒凉与偏僻,对故乡的无限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