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白
体裁:古体诗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春。李白初仕,离开蜀中时,乘舟顺长江东下,经过白帝城。他想起昔日楚怀王与宋玉同游此地的故事,有感于人生的飘泊不定,便写下这首诗。
(1)早发:清晨出发,也指早早离开。
(2)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刘备、诸葛亮、孙权曾在这里会盟。
(3)朝辞:早晨告别。
(4)白帝:即白帝城。
(5)彩云间:彩云之中。
(6)三峡:指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景色雄伟壮丽。
(7)朝气:早晨的阳光。
(8)西陵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
(9)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境内。
(10)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境内。
(11)巴东:今重庆奉节。
(12)三峡水碧透:三峡风光美好,让人流连忘返。
(13)巫峡云雨:巫峡天气变化多端,时有云雨。
(14)大江东去:长江滚滚东流。
(15)浪淘尽:浪花拍打,带走了许多英雄人物。
(16)千古风流人物:指历史上那些风流潇洒的英雄人物。
(17)还似:还像。
(18)一江春水向东流:长江水永远向东流,正如时间不会倒流。
清晨告别白帝城,乘船沿着长江东下,朝气蓬勃。经过三峡时,看到水碧透云雨。长江滚滚东流,浪花拍打,带走了许多英雄人物。昔日那些风流潇洒的英雄人物,现在却都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长江水还像从前一样,永远向东流。
这首诗是李白早年游历三峡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三峡的壮丽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的名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