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写于公元762年,当时李白奉命前往江陵,为唐代宗李豫起草平息叛乱的诏书。李白于黎明时分从白帝城出发,沿着长江东行,一路欣赏着长江两岸的春色,并写下了这首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首联中,“彩云间”是诗眼,点出了诗人早发的背景,也为诗歌增添了浪漫色彩;
其次,“千里江陵一日还”是诗歌的妙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长江之宽阔;
接着,“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猿声”和“万重山”是诗歌的意象,突出了长江两岸的美丽风光,以及诗人旅途的艰辛;
最末尾,“早发”、“朝辞”、“一日还”等词语,表现了诗人急于赶路的迫切心情,为诗歌增添了积极向上之情。
诗中的“春”字是诗眼,点出了早发的季节,也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两岸的春色,寄托了自己的美好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