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示儿》原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死后有知,当哭长城万里余。
赏析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原籍金国密州(今山东诸城),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自幼怀有恢复中原之志。21岁时参加抗金义军,屡建战功,官至枢密都承旨兼权参知政事。后因反对议和与主战派被排挤,罢职闲居,虽屡次起用,终不得重用。辛弃疾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以豪放著称,风格豪迈悲壮,慷慨激昂,富有爱国热情。
《示儿》这首诗是辛弃疾在临死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和热爱。诗的开头两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孟子的《滕文公上》,意思是说,应该把国家的忧虑和快乐放在第一位,把个人的得失放在第二位。这两句诗道出了辛弃疾忧国忧民的思想,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诗的第三句“死后有知,当哭长城万里余”,是说,如果死后有灵,一定会为长城以北的沦陷而哭泣。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屏障。辛弃疾以长城来比喻祖国,表达了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敌人侵略的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