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诗二百二十首》是清朝乾隆年间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郭实腊等人合作翻译编订的赞美诗集。它是中国第一部正式的基督教赞美诗集,也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赞美诗集之一。
《赞美诗二百二十首》的翻译工作始于1807年。马礼逊、米怜和郭实腊三人共同合作,将英国的《赞美诗集》翻译成汉语。翻译工作历时三年,于1810年完成。
翻译完成后,三人又对译文进行了编订。他们将赞美诗分为六类,分别是:
第一类:颂赞上帝
第二类:基督救赎
第三类:圣灵与恩典
第四类:教会与圣徒
第五类:基督徒的生活
第六类:末世与永恒
每类赞美诗又分为若干个小节,每个小节包含一至三首赞美诗。
《赞美诗二百二十首》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赞美诗集之一。它对中国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该赞美诗集的优美诗词和深厚的思想内容,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