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诗夜寻良人,是从《诗经》中的《郑风·野有蔓草》演化而来。郑庄公的太子忽,本是寤生,庄公不愿其继承大统。因此,他便在外另立公子共叔段为太子。可是,后来庄公感到太子年幼,不适合管理朝政,便重新更换太子,立忽为太子。
公元前700年,太子忽还出使鲁国,而回国途中被共叔段所杀。庄公大怒,旋即把共叔段抓起来囚禁在郊外一所枯井中,派人每日送饭给他吃。共叔段的母亲姜氏怕儿子饿死,于是每晚带了些吃食藏在身上,乘天黑出去偷送。
《诗经》中的《郑风·野有蔓草》正是描述了这个故事。其中,第一节中说:“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诗中,“野有蔓草,零露溥兮。”象征着黑暗的夜晚。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则形容姜氏的美丽容颜。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则是说姜氏与共叔段在井旁不期而遇,姜氏十分高兴。
赞美诗《夜寻良人》的歌词如下:
1. 夜深沉,月华冷,
我心伤,泪痕凝。
良人啊,你在哪里?
莫让我,再迷失。
2. 我寻你,在旷野里,
寻你,在山谷中。
良人啊,你的声音,
为何如此,渺茫?
3. 我呼唤你,在黑夜里,
呼唤你,在黎明前。
良人啊,你的身影,
为何如此,朦胧?
4. 我渴望你,如鹿渴水,
渴望你,如花盼春。
良人啊,你的慈爱,
为何如此,遥远?
5. 我等你,在十字架下,
等你,在荆棘丛中。
良人啊,你的救赎,
为何如此,迟延?
6. 我爱你,在血与火的试炼中,
爱你,在生与死的抉择中。
良人啊,你的恩典,
为何如此,丰盛?
7. 我赞美你,在晨曦中,
赞美你,在暮色里。
良人啊,你的荣光,
为何如此,夺目?
8. 我等候你,在永恒中,
等候你,在荣耀里。
良人啊,你的再临,
为何如此,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