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歌赋的真实背景中,天晴了的时候的诗往往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宋·杨万里
这首诗描绘了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乡村景象。诗人用简朴的语言,把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和儿童放风筝的欢乐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这首诗描写了王安石登上飞来峰后,所见到的壮观景象。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不畏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鼓励人们要志存高远、永不气馁。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这首诗描写了李白在庐山所看到的壮丽的瀑布景象。诗人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把瀑布描绘得气势磅礴、惊心动魄,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瀑布的钦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