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一》是陶渊明最著名的诗歌之一,写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农村生活的闲适与快乐,也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逃避。
诗的前两句,点出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心境。诗人隐居在乡野,过着悠闲的生活,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他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明他与世隔绝,不为世俗所羁绊。
诗的后两句,写出了诗人隐居的原因和目的。诗人说:“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表明他厌倦了世俗生活的喧嚣与纷扰,内心向往安宁与自由。他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明他隐居在乡野,过着悠闲的生活,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全诗通过对诗人在农村生活的闲适与快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逃避,以及对安宁与自由的向往。
在人世间搭一座房屋,安居下来,却不受车马喧嚣的干扰。
问你们怎么做到这样的,心境如果超脱了俗世,天地自然就觉得清静偏僻。
采摘篱笆边盛开的菊花,悠然自得地观看南山景色。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傍晚时分山中的景色更加美好,结伴翱翔的鸟儿也归巢了。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