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该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里独自赏月的孤独心情。诗中,诗人通过对秋夜月色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
何如当初莫相识。
第一首诗的节奏明快,语言简洁,诗人通过对秋天自然风物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忧郁和寂寞。
“秋风清,秋月明”写出秋夜的景色清朗而明亮。诗人以秋风和秋月为衬景,以落叶和寒鸦为陪衬,刻画出秋夜的凄凉和瑟缩。落叶在秋风中飘落,寒鸦在月光下哀鸣,这些景象都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寂寞。
“相思相见知何日?”诗人用疑问句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思乡之情切。“此时此夜难为情”,此时此刻,诗人独自赏月,内心更是感慨万千。诗人用“难为情”三个字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思乡、相思、孤独、寂寞等情感交织在一起,让人难以言表。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相思之苦比喻成一扇门,只有进入这扇门,才能真正体会到相思的痛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这两句诗分别写了长相思和短相思。长相思是绵长悠远、无穷无尽的,而短相思则是短暂的,但同样令人刻骨铭心。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相思的复杂情感。他知道相思是痛苦的,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他后悔当初与心爱的人相识,因为它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烦恼。
《杂诗其二》这首诗语言情真意切,形象生动,节奏明快,是李白诗歌中的名篇。这首诗不仅写出了诗人秋夜赏月的孤独心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