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十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于公元764年,当时杜甫正在成都草堂居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中百姓疾苦的同情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这首诗全诗如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富豪人家门前飘着香气扑鼻的酒肉,而路边却有冻死的穷人的尸骨。富贵与贫贱只有一步之遥,让人不禁唏嘘感慨。
这首诗采用对比的手法,将富贵人家与穷苦百姓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从而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平和黑暗。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最有名的句子之一。这两句诗将富贵人家的奢靡生活与穷苦百姓的悲惨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读后不寒而栗。
诗中的“荣枯咫尺异”一句,是指富贵与贫贱只有一步之遥。这句话也说明了社会的不稳定性,富贵人家随时可能家道中落,而穷苦百姓也随时可能咸鱼翻身。
诗中的“惆怅难再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中百姓疾苦的同情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这首诗是杜甫最著名的诗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这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对后世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