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近寒食雨草萋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收录于《全唐诗》中。这首诗作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春,当时李白正流放湖北巴东,寒食节将至,诗人触景生情,感慨身世的凄凉、命运的坎坷,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近寒食雨草萋萋,
暮投石笋过桥西。
江月初生横渡口,
月照桑麻一水湄。
野旷天低树数行,
江春入旧乡。
白沙翠竹经宿雨,
水色秋山卧晴岚。
不知明镜里,
何处见秋山。
寒食节将至,春雨绵绵,江边草丛里长满了萋萋的野草。傍晚,我在石笋山下投宿,渡过桥来到了西边。暮色降临,月儿初升在渡口上空,一轮明月横挂在河口的上空,月光洒在河岸两边的桑树和麻田之上,显得格外宁静和安详。田野辽阔,天空低垂,几行孤零零的树木在田野里显得格外寂寥,春天的江水缓缓地流淌着,载着我的思念,流向我的故乡。阵阵春雨洗刷后的白沙滩和碧绿的竹林显得格外清新明净,水色苍翠的秋山卧在明媚的春光之中,显得十分秀丽。我不知道在明镜般的江水中,哪里能看到那秋天的山色。